第61届高博会精选报告荟萃⑤ | 田祥宇:基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路径
Invalid Date
基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路径 ——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经管学科数字化资源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 上的报告 山西财经大学校长 田祥宇(2024年4月15日)田祥宇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围绕高等教育经管学科数字化资源与学科建设进行交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我们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求,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基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大势所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对从业人员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高等教育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2020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在部分重点领域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探索‘四新’理念下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和人才培养新模式”;2023年,高等教育司工作要点提出“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同时启动地方高校101计划”。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引领教育变革创新”。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备受的新热点, 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突破口。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更是大力倡导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优化和转变高等教育的教与学的模式,形成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专业教育体系。 二、精准识变: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新商科人才培养 优质教育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新商科人才培养成为重要的课题。(一)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海量的数字教学资源,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在线课程体系,上线慕课数量超过7.68万门;但同时也存在资源分散、体系不明、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构建基于学科专业知识图谱的教学资源库;要针对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开发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各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如专业综合实训、虚拟仿真实验、产教融合课程等。要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二)打造智慧化教育教学环境 基于知识和数据驱动的智慧化教育教学环境是智慧教室和未来实验室发展的新形态,也是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关键载体和平台支撑,高校特别是地方类高校目前普遍存在智慧教室和未来实验室建设基础薄弱、数据采集不足、数据分析缺乏等问题。高校要抓住《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政策机遇,合理规划、加快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和智慧教育云等建设步伐,积极打造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有效赋能新商科人才培养实践。(三)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了来自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2.7万门优质慕课,以及6.5万条教材、实验等资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用户最多的国家开放课程平台。我们要积极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机制,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要对教师进行数字化素养培训,提高其数字化教学能力;要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要创造条件提升学生使用数字化资源的便利度和有效性。 三、积极应变:山西财经大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探索实践(一)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 学校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了《数字化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围绕“规划、治理、整合、共享”四个步骤,建立了学校数据标准,在“一数一源,数据认责”的前提下搭建学校数据中台,推动技术、业务、数据的三融合,形成了学校数据资产。通过信息化顶层设计,构建起“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治理”为体系的教育数字化体系,全面推动学校的数字化转型。(二)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一体化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建设以服务教育教学为核心的智慧教学数据中心,建成200余间教考一体化教室和97间常态化智慧教室,搭建了招生综合服务平台、智慧教学平台、试卷电子化平台、大学综合实践平台、教学质量保障监测一体化平台等信息系统,有效推动了“教、学、管、评、测”一体化管理。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延展教育场景,促进教育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三)积极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以20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16门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着力探索构建专业知识图谱和课程知识图谱,努力构建基于知识点及其关联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以“大纲、教案、视频、案例、习题”等为核心资源的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支撑。近年来,学校建设了55门优质课程资源,11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正在出版10本数字教材,搭建了“新财经课程思政资源库平台”,逐步形成了“课程+”的富媒体优质教学资源,对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四)融合数字教学空间助推优质资源共享 学校以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带动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荣获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称号。学校依托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开展“慕课西部行”活动,与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理工学院等高校实现“数字赋能、资源共享”。牵头组建了山西省高等学校新商科建设联盟,立项建设了14个虚拟教研室,搭建了虚拟教研室教研平台,为教师虚拟教研和跨校协同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提供了条件保障。(五)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协同育人教育资源 学校积极破解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壁垒,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2022年,学校数字经济(在线新经济)、现代金融产教融合重大载体和实训基地获批山西省首批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培育),成为了学校产教融合试点改革的突破口。2023年,学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经济大数据实验室”获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筹);山西财经大学数字化促进中心被认定为第一批山西省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学校服务山西省数字化转型、协同育人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崭新平台。 四、主动求变: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未来思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生产力诸要素迭代升级而产生的新质生产力,催生出了新的经济形势与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方式和思维模式,并形成了新的产业和业态,同时带来了新的岗位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我们探索基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用共享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育人理念、教学模式、学习范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革命性重塑,积极塑造“智能+”商科教育新生态。(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科”思维向“问题”思维转变 新商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和社会的契合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教育数字化正在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唾手可及,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培养变得更加急迫。我们财经类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主动融入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中,以“学校所长”对接“区域所需”,以OBE理念为基础,通过专业知识图谱的构建提升学科知识学习的效率;通过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从0到1”的创新能力;通过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汲取、汇集发展资源,形成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生态。(二)强化数字资源集成:从“建课程”向“建资源”转变 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跨专业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此,我们高校在建立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突破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屏障,强化优质资源建设,依托建设联盟、虚拟教研室等数字化平台开展基于专业发展需求的知识图谱建设、基于翻转课堂需求的微课建设、基于共建共享资源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于课堂教学行为记录的数字教材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基于行动导向的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协调、相互支撑的高水平新商科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三)开展教学模式创新:从“赋能”向“协同”转变 技术赋能教育由来已久,但ChatGPT和Sora的横空出世不断震撼着世界,我们高等教育也必须重新审视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重新设计教学模式,深度重构教学内容。2023年,清华大学启动了8门课程的AI助教。我们各高校也需要提前思考,积极探索各种包容有效的数字化教学法,有效利用智慧教师助手,探索开展数字化协同教研和“人机共育”模式,构建虚实融合,促进“共进、共享、共建”,实现师生“互通、互动、互联”,逐步探索多维多元的交互式教学新范式,持续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四)推动教师能力建设:从“教”师向“导”师转变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提出“支持教师成为知识生产者、学习促进者和成长引导者,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教师职业从传统的教转变为现在的导。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培训与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学校应积极搭建数字化学习共享平台,让教师分享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的实践案例,促进教师的相互学习,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让教师适应数字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各 位 领 导、各位同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期盼我们兄弟院校之间能够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各鉴所长,共同携手打造高质量的商科教育生态。 希望我们能以高等教育财经分会为平台,构建一个创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商科教育资源共享空间,为未来的商业世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商科精英。 以上就是我今 天与大家交 流的主要内容,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