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E 2025 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全面启动
Invalid Date
ESIE 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新国展二期召开七大储能主题展馆正式启动展览面积增至20万平方米800+储能头部企业参展100+国际合作单位400+行业权威专家、300+新品发布200+国内外合作媒体集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发电集团、电网公司、业主单位等顶级资源引领储能产业发展新风向PART 1 ESIE 2025展区展馆焕新升级国际化顶级展馆场地ESIE2025规划了七大主题展馆,展览面积达20万平米,预计有800+头部企业盛装参展,专业观众有望突破20万人次。龙头企业实力亮相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中天储能、东方日升已锁定6个主题展馆冠名席位。往届精选展商 展品范围广,破圈储能延伸应用端精心设计了系统集成馆、储能技术馆、储能应用馆、设备服务&国际馆、“储能+”解决方案馆、控制系统馆等多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展馆,并积极引入涵盖通信、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充电桩、氢能与燃料电池、 数据中心、工业制造、军工、石油、化工等多元领域的领军企业,是上下游企业展示其最新科研成果和应用案例的绝佳平台,进而促进储能产业的知识交流、跨界创新与合作共赢。展馆分布展品分类A、储能技术及材料B、储能设备及组件C、储能产品及EPC工程D、智慧运维管理及数字化技术E、电池回收和再生利用F、测试认证等第三方服务机构G、电动汽车等交通用充换电及配套设备H、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I、综合能源服务设备J、双碳领域(碳交易、碳足迹、碳核查)K、智慧园区、智慧能源建设及配套设备L、氢储能及燃料电池PART 2ESIE 2025活动会+展+赛+N40+ 场主题论坛300+ 新品首发领导巡展及专业观展团国际商务代表团与买家团“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颁奖典礼“2025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40+场主题论坛,多元思维碰撞ESIE2025将规划40+场主题论坛,邀请400+核心政策制定者、资深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一道,聚焦储能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涉及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盈利模式、政策机制、发展趋势等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的探索研讨。展会同期还将举办领袖对话、高峰对话、闭门会议等配套活动,全方位满足储能企业的资源对接需求,助力储能产业再创新高。300+储能新品全球首发,引领技术新风向2024年,200+储能新品在峰会现场首发与亮相,更是掀起了“5年零衰减”、“首个6MWh”的讨论热潮。2025年,新品发布区将进一步升级,设立了300+新品发布场次,为企业搭建起展现前沿技术产品、展示标杆产品的优质宣发平台,助力行业向更智慧、更安全、更高效迈进。“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颁奖典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自2015年起开始发布“年度储能企业系列榜单”,10年来,榜单已受到产业同仁的广泛和高度认可。“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颁奖典礼将于峰会现场举办。“第9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作为国内储能行业极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公益赛事,“2025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将于峰会现场举办,为行业推出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储能应用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卓越专家及企业,为储能领域的交流和发展注入活力。连续举办8届,已收到700+参赛项目;50+权威专家参与评审;40%项目参赛后完成融资;50+项目参与2024年颁奖典礼,活动吸引1000+嘉宾现场参加,120万观众线上参加。PART 3 ESIE 2025品牌传播汇聚行业最权威的声音ESIE 2024作为储能行业发展风向标,得到了新华社、央视网、新华网、中国网等近100家国内外权威和专业媒体的宣传和报道,被中国政府网、国家能源局等几十家政府官网引用转载,打造了前所未有的行业影响力。2025年,ESIE将带来更加亮眼的品牌宣传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媒体宣传、媒体平台广告投放、线下地推广告等多元化形式,全面发力帮助参展企业提高传播声量与效能,赋予品牌更高的价值和影响力。ESIE 2024精彩回顾“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设立于2012年,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在全球储能领域极具影响力,被誉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25年,我们与您相约北京,不见不散!欲了解更多关于ESIE 2025的信息,请与我们联系。办公电话:010-65667066冯先生:186 0053 0735jinlei.feng@cnesa.org 参考资料: 北京国际储能展览会-北京储能峰会 ESIE举办地区:北京展会日期:2025年04月10日-2025年04月12日开闭馆时间:09:00-18:00举办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安华街与裕安路交叉口南140米展览面积:200000观众数量:200000举办周期:1年1届主办单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