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回头看 | 黄宇红:MWC24思考
Invalid Date
编者按 备受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巴展)落下帷幕,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风向标活动,本届巴展值得的新动态有哪些?启示什么?内行看门道。在热闹喧嚣之后,《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特别采访约稿通信行业资深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女士,就本届巴展主要看点体会、面向未来的思考与行业分享,与业界一起“读懂”巴展、促进发展。 文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 黄宇红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巴展)落下帷幕。本届巴展的印象体会是什么?有那些值得的产品技术或创新发布?对于未来,巴展有哪些方向性启示?针对《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提出的三问,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业界一起交流。 三点体会 对于本届巴展的印象体会,我觉得有三点: " 无5G,不AI "、" 无中国,不全球 "、" AI RAN 不是新理念 ”。 无5G,不AI。 AI是本次MWC大会热词。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主动把握“AI+”时代潮流,推动“5G+”向“AI+”延伸拓展,开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运营商展台有AI赋能医疗健康、双碳节能、低空交通等多个行业应用;高通、小米、三星等终端及芯片企业带来端侧AI(On-Device AI);网络设备企业发布了融合算力功能的无线设备。云边端AI协同将为个人带来更多新鲜体验,赋能更多行业发展。但是云边端协同离不开高质量的网络。本次大会,5G-A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布也是展会的一大亮点。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并联合全球产业合作伙伴发布5G-A十大创新成果,更高的速率、更普惠的连接、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等等,都为AI赋能行业提供强大的支持。电信、联通、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多家企业也都发布或展示了5G-A创新成果和发展计划。 无中国,不全球。 中国产业是本次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最重要的力量,通过创新展示、领袖演讲、创新发布等形式积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据统计,来自上百个国家的2700余家企业/机构参加了本次大会,其中超300家来自中国,比去年翻了一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中国信科、荣耀、小米等一批中国企业,全面展现了中国在5G-A发展、6G创新、AI技术创新及应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等的最新进展,成为了本次大会的亮点。中国移动还与韩国SKT、美国US Cellular和英国沃达丰一起,代表NGMN解读《6G立场申明》,对全球6G技术与产业发展发出清晰响亮的共同声音。 由中国产业主导的国际产业合作平台举办的GTI国际产业大会是GSMA开幕论坛后影响力最大的产业盛会,深入探讨5G、人工智能(AI)等多技术融合及创新应用对产业价值创造的赋能作用,共推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数智化融合发展。 AI-RAN不是新理念。 MWC期间英伟达、ARM等公司发起成立了“AI-RAN联盟” 引起了产业和热议。其实AI-RAN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AI for RAN,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无线接入网的频谱效率、规划运维和服务能力,降低成本,RAN for AI,发挥无线接入网边缘泛在的算力优势,为人工智能提供更靠近用户的数据采集、训练、推理能力,助力AI成为泛在化的社会级服务。 中国移动本次展会发布的5G Adv十大技术中,就有内生智能技术,是包括AI for RAN的 AI for Network。于2019年开始牵头了无线空口AI和网络AI研究和标准化项目, 研发了无线智能管控平台RIC,2022年中国移动在业界率先提出无线算力网络概念和系统架构,就有了RAN for AI的理念。本次GTI峰会上,中国移动高同庆副总经理以“5G-A*AI,新时代、新机遇、新价值”为题,更是全方位描绘了5G与AI融合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我国企业主导成立的6GANA平台,更是积极推动6G与AI融合相关技术研究、标准化、监管和推广。 在巴展期间,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发布“5G-A探索更多可能: 5G-A 十大创新成果”。 值得的产品和技术 那么,本届巴展最值得的产品技术,或创新发布是什么?我认为, 5G+AI联合创新的产品 与应 用 应该是最值得的,这其中包括网络设备的创新、端侧形态的创新、业务应用的创新。 在网络设备创新方面 :更多5G无线基站集成算力板卡,成为具备通感算智全方面能力的设备,既能承载边缘AI应用,也可以使通信能力更加精准和智能。同时,材料科学的进展,使得无线设备日益小型化,其性能更加极致,部署更加灵活。中国移动发布了全球首台算力路由器,具备了算力感知、通告和联合路由等功能,可有效支撑AR/VR、车联网、AI推理等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需求,标志着算力网络的核心技术已从研究走向落地。 爱立信展台的无线算力基站 在端侧形态创新方面 :前几年,曲面屏手机和VR是展会的热点;在本次展会上,具备精准感知功能的透明屏设备、AR眼镜、裸眼3D屏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可穿戴设备也从手环、手表,向更小的指标、标签演进,而且无一例外,这些端侧设备均具备一定的智能能力。 爱立信展台的透明屏,图像可随人体动作而移动 爱立信展台的可拍摄AR眼镜 在业务应用创新方面 : 一方面 ,5G新通话业务受到产业广泛。GTI与中国移动联合主办了5G新通话产业发展论坛,来自全球运营商、标准组织、设备商和终端厂商的产业领袖和专家共同研讨分享了5G新通话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实践、行业趋势洞察,中国移动现场展示了5G新通话的最新成果-裸眼3D通话。中国移动希望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智能终端成为裸眼3D新兴应用的最大入口,并带动屏幕、终端、内容、算力、音视频等产业的规模化增长。中国移动还携手中东的阿曼电信Omantel、拉美的美洲电信AM、欧洲的瑞士Sunrise、华为等产业伙伴,共同发起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号召全球合作伙伴,借助5G/5G-A、AI及算力网络能力,加快推进裸眼3D关键技术标准化、生态能力构建、面向千行百业孵化创新应用,实现用户视觉体验的全新升级,共创新的产业价值。 另一方面 ,卫星与非地面网络技术正快速发展。在展台上载人飞行器受到更多,具备5G NTN通信能力的卫星原型在多个运营商展台上出现。亚马逊的Kuiper、Starlink和OneWeb/Eutelsat 等低轨卫星星座正在快速建设中,这些卫星将提供更低延迟、更高带宽的卫星通信服务,并能够覆盖地球上的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iPhone 14也已经集成卫星连接,能够在没有蜂窝网络覆盖的地方发送和接收短信,将进一步促进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 ETSALAT的载人飞行器 KT展台的卫星原型 裸眼3D倡议 未来方向 本届巴展对通信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性启示有哪些,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智能内生、超越连接、全球合作。 智能内生 ,如杨杰董事长所说,是指 从5G+到AI+ ,未来,信息生成和运用的主体将从以人为主向“人机物”加速拓展,信息基础设施也将从支撑连接为主向提供信息感知、传送、存储、处理一体化服务转变。智网融合、智能原生将成为现实,中国移动未来也将着力打造更多“智能应用”,打造面向多样场景的“推理引擎”,打造融合创新的“未来物种”。 超越连接 ,信息通信业要 不断拓展“5G+”边界 ,在持续提供高速泛在连接服务的基础上,致力于推动数据的安全高效流通,推动算力的“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推动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千行百业。 全球合作 ,信息通信业是创新最活跃的产业,也是特别需要规模效应的产业, 没有全球的合作,创新就难以繁荣兴旺,没有全球的合作,就没有规模化、普惠化的产品 ,数字鸿沟就难以逾越。因此,全球合作是必然方向。 作者简介: 黄宇红,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工信部IMT-2030推进组副组长、科技部6G总体工作推进组专家、全球运营商联盟NGMN董事会成员、全球TD-LTE发展倡议(GTI)秘书长。先后负责了中国移动GSM900/1800双频网络、GPRS、CMNeT网、IP专网、WLAN、3G、4GTD-LTE、5G、6G相关的技术研究、策略研究、规范制定和试验测试等重大项目的技术工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7项,其中2016年,参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得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本文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女士应邀回答《通信产业报》全媒体关于“巴展回头看”的有关采访回复整理,略有修改。)- 原文完 - 活 动 预 告 延续MWC24巴塞罗那的观点碰撞和思考, 2024 Post-MWC 思享汇将于3 月26日在北京 举行。届时,GSMA全球高管团队将来到北京,与中国科技产业界分享交流5G、AI和未来数字世界发展等业界的话题,共同展望2024年的产业发展。 思享汇将设置 “数字生态领袖圆桌 ” ,讨论移动产业生态发展的技术和市场趋势、以及移动产业在国际合作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与 挑战 。 我们诚挚邀请来自政府、国际组织、运营商和创新企业的代表参会, 欢迎联系chinamarketing@gsma.com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