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订单
我的门票
我的展位
登录/注册
首页
国内展会
展馆中心
展会日历
新闻资讯
400-667-1796
返回
超级策展 | 2023「设计中国」策展概念解析,用设计诠释在地文化
Invalid Date
在全球在地化的背景下,广州设计周于2018年正式推出“设计中国”,旨在呈现从环境到人文到生活方式的地域文化当代表达。每年度联合国内相关设计组织共同策划运营,是中国室内设计领域首个空间实验策展活动。6年来,设计中国在“设计思维”导向下完美诠释了城市记忆、地域文化、产品元素及生活方式的空间实验和思考! 今年设计中国依然 以 “一方水土一方人” 作为城市团体策展的年度主题, 集结了设计界的先锋城市设计力量, 希翼设计团体深度挖掘所在城市特色产业(产品),寻找当地手工艺人工作室、匠人团体、特产供应商进行合作,用设计的手法将传统文化、特色产业多维度包装设计, 站在年轻消费者的角度通过设计的力量传递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提升当地特色产业的市场接受度。 2023年12月10日,2023设计中国年度盛典,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12号馆论坛区圆满落幕。作为2023设计中国的收官盛典,本次 盛典包括 「城市团体年度大会」 、 「年度先锋榜总竞演」 、 「城市团体策展」 和 「颁奖典礼」 ,来自各地区的 区域先锋与城市策展团体共赴一场竞演实战PK赛,在 嘉宾评选团及N位地域设计和文化领袖的犀利点评下,角逐设计中国年度策展大奖(团体类)。同时, 2023设计中国年度盛典为 荣获设计中国区域先锋、设计中国年度先锋、设计中国年度最具人气奖(团体类)、设计中国年度策展大奖(团体类)的获奖设计师授予荣誉奖杯,共同促进在地设计文化的交流与分享。 ▲城市团体策展现场 6城碰撞地域文化 3000+观众现场体验人气投票 200+观众现场火热围观策展分享 共同见证地域设计力量的崛起 城市团体年度大会 ▲城市团体实战赛年度总竞演现场 12月10日上午 ,设计中国城市团体年度大会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12号馆论坛区重磅开演! 设计四川、设计西安、设计重庆、设计武汉 4 大城市设计力量团体代表亲自讲述了他们在“设计思维”导向下有关城市记忆、地域文化的策展灵感与思考,捧获 2023设计中国年度策展大奖 。 2023DesignChina 百花齐放 见证6大地域文化当代表达 设计四川:行走十城,思索未来的美好 设计四川策展人 姚晓冰 演讲语录: “ 我们的展馆是以“最后一片竹林”为主题,去宣扬和发导从四川做起,大家应该对现在的环境做保护,保护环境,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看见大熊猫。我们这个主题馆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倡导大家对环境的一种保护 。 ▲ 点击 查 看「设计四川」 策展介绍 我们10个策展人找了在当下城市大家觉得非常有代表性的几个景点,比如像成都的IFS的熊猫, 我们会静止的站在一个角度, 。 用一种小行为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当下城市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这时候在我们展厅里围绕10个屏幕,也代表10个城市不同的时间段的流动,共同守护这“最后一片竹林”。 我们用上了红色的火山岩作为地面,这样做的原因是四川大部分土地都是红土地,所以用这个颜色去表现四川的文化。 整个四川馆在整体设计上有点像民居的搭建方式,但从结构上说我们的开口是从低点到高点的进入,跟很多地方的民居不一样,我们知道很多像四合院都是进入院落再进入大厅的方式,但四川人是在找途径,希望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方式去叙说四川人对空间的感觉。所以我们运用了对四川民居的理解,做了框式的建筑,希望大家在村落的方式中找到一个出入口,我们并没有写出口和入口,但是大家对这种建筑的方法表现的时候,自己会找到路径,这是我们想达到的结果。 ” 设计西安:东成西就 设计西安策展人 赵帆 演讲语录: 作为来自古都西安的青年设计师群体,我们其实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次设计西安也是我们一次实验性质的策展活动,传承我们西安设计文化的同时让全国的设计伙伴们看到我们西安的另一面,于是我们这次除了策展了西安的大唐文化区域,还做了一个潮流西安的版块。我们的策展理念也应运而生,“东成西就”,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大唐盛世的长安,和当代潮流西安做了一个极度的反差,展位一边是盛世大唐,一边是西安现代的感觉。我们想表达的是,西安作为现在国内新一线城市,对于传统设计的传承并没有忘记,我们西安设计师是一直传承传统文化,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好玩的东西,我们西安设计师也是比较擅长的。西安设计群体也是会玩当代潮流艺术的。这次最终想传达的一个设计理念叫做“ 一切设计就是设计一切 ”。 ▲ 点击 查 看「设计西安」 策展介绍 我们的主题叫“ 东成西就 ”。这些所有的细节就是对于传统的中式大唐文化的复刻,雕花、龙的形象等等,这些都是为本次策展原创设计出来的。从一个顶面到整体的装饰,所有的软装陈列以及实景布置、小摆件,是完全还原了大唐文化。在我们的理解里,唐代美学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式古典设计,因为盛世大唐,万国来朝,有很多西洋的舶来品都在大唐呈现,所以整体的装饰效果有很多琉璃、西洋的元素,整体整合了“东成西就”的中式区域。 这次荣幸邀请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创意团队联合策展,以及大唐不夜城团队的四位小姐姐现场展示大唐不夜城原版原创的汉唐服饰。 西安是一个很年轻活力的城市,夜生活也很发达,我们这次还把西安的醒莲酒吧团队带到了广州设计周,做了一个情景互动式的调酒台区域。用了西安本土的稠酒、四款西安当地的水果,猕猴桃、石榴、甑糕、樱桃设计了四款特调鸡尾酒。 希望通过本次策展活动告诉大家西安除了有大唐文化,我们也有当代艺术,不要把西安就简单标签化定义为兵马俑、西北汉子,这个已经过时了。是时候通过我们新一代青年设计师重新认识了解西安设计了。 设计重庆: 传 • 一座城 设计重庆策展人 周令 演讲语录: 这次的主题是“传城·传承”,在2019年我们做设计中国重庆馆的时候,我们当时想到了所有能想到的重庆元素、重庆的主题、重庆的文化,所以在2019年我们对整个重庆的文化是一个完结的设计展,在今年策展人都在想今年设计重庆的主题还是“重庆”吗?最后经过讨论我们觉得不能是“重庆”,因为重庆的文化已经输出给了全国。 越做设计做得久,越不知道设计该怎么做,有时候做设计就是信手拈来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思考的是文化。最近我发现大家都非常在意的是把自己的空间、造型设计得非常漂亮、非常完美,但在这些空间里、这些设计里,我们发现非常多的雷同点,而且这些空间里看不到文化,只看到时尚的状态和时尚的设计。 现在设计圈很多人在聊“新东方”, 我觉得它是一个特别有意义和历史久远的风格, 也就是把中国的文化更加的简化,去适合年轻人,适合这个时代,而出现的一种设计字眼叫“新东方”。 我认为我们一直要讲述的就是东方文化如何国际化,我希望在现代时尚的空间里,不仅有视线的感观,而且有文化的传承。 ▲ 点击 查 看「设计重庆」 策展介绍 在我们的展馆里,我们给到了一个非常时尚的建筑空间,但是我们在整个建筑空间里融入了中国的元素,可以看到进门的时候融入的是中国的布艺刺绣文化,我们希望这种具有中国元素的色彩在整个现代空间里是一个文化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承。 到后区,我们给到的状态是现代的手法模拟了一个中国的屋檐,将所有可以坐的位置退到了展区红线之内,我们希望用这种退让的手法营造一个中国具有人文的、可以休闲的场所. 进大门,这个位置是摆了很多 、釉 上彩、玲珑瓷 ,在现场可以看到,这些瓷器全都是我们从景德镇一个朋友那边运输过来。 每一件瓷器,不管是字画还是烧制上都可以看到景德镇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艺术。 在天上我们考虑用竹编,让灯光和现代的空间把竹编的感觉呈现在展厅里。 这是论坛区,也是非常现代,但是从某个角度灯光打下来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点中式文化的影子。 最后在后场这个区域,我们采用了很简单的装饰,一幅山茶花的国画,山茶花是重庆的市花,而国画也是中国文化之一,所以我们在这个展馆里就是展示了中国的国画和空间融合在一起,休闲的、时尚的,也是具有空间层次感的。 我觉得用现代设计去挖掘出文化的独特性,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中国的东方文化魅力,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东方文化的现代化设计,我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更加能够融入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 展览馆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传达文化的中心点。 设计武汉: 武汉工艺:一棵树的生命旅行 设计武汉策展人 沈劲夫 设计武汉联合策展人 冯喆凡(左)、 刘海韵(右)演讲语录: 从 2018年《设计武汉·留住长江的微笑》保护江豚计划公益展,到2020年《UP WUHAN UP WORLD》为起点并持续至今的文化公益活动,2021年《来坐一哈》的武汉城市姿态等等一系列公共项目,我们一直所想表达与展现的都是对社会价值导向以及公众文化建立的与态度,这些表达都出自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2023年我们在思考,武汉这方水土滋养出来的设计师应该有怎么样的社会责任担当。以传递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为目标的设计师们,该用什么角度观察审视这个时代,与世界的趋势链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评估工艺和技术的各种可能性和创新能力,让设计/工艺/技术能成为影响世界的一股力量,这也是2023设计武汉策展理念的源起。 2000年,在进入新的千年之际,联合国发起了前年发展目标,旨在第一个十五年内全世界各国共同聚焦在八个目标中,解决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到了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193个成员国将原有的8个目标发展成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由169具体项目组成)并正式通过,称之为“改变世界的17项目标”,也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所以我们最后提出了我们的观念,这17个问题还有没有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想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我们不是提不出来更多的问题,只是我们认为如果这17个问题在这15年里都不能够良好地解决的话,那些新问题的提出又有什么意义?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就强调了所有的观念、所有的想法和理想,都是需要用技术去完善的,我们就提出了17+1第18条“工艺及技术的创新及向善”,所有的工艺和技术都是带来人类共建的基础。前面的设计四川、设计西安、设计重庆,包括每一个这次来到设计中国的策展人和策展团队,包括我们搭建这些展厅,包括整个广州设计周,我们所有的理想都是需要技术去支撑的。 我们借鉴并呈现了《七千棵橡树》最终完成的形态,希望借用一棵树的生命旅行联结自然、城市、工艺与生活,在可进入的场域和包裹感装置,提醒参观者关心人类与世界的共同议题,感受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将17个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具象为多彩立体色环装置,在这一次的设计中,策展团队贯彻低成本、可回收、将节约的成本用以宣传,以贯彻我们所提出的第十八条倡议的内容,武汉工艺所倡导的“工艺与技术的创新及向善”作为第18个目标置入其中,是实现原有17个目标的强大助推和重要保障。从2015-2030年的发展与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我们希望17条是动态的,17+1和17-1都是人类进步的一部分,是面对新问题的思考与态度。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关注我们